广大家长、考生在高考志愿报考时,经常忽略一个关键的问题,那就是地理位置对高校的影响。事实上,很多学生、家长在择校时就是看自己的分数大概能上哪些学校,然后挑那些最接近的报,因为这样可以“不浪费分数”。
那么,高校的地理位置为什么需要我们特别考虑,一所地处偏远的传统985和一所发达地区的普通211.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?
偏远名校分数下降已成事实
哈工大是历批次重点985.国内响当当的传统理工名校,知名校友无数,还是C9中的一员,哈工大的名声无人不知。北邮只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211.除了计算机、通信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专业了。
那北邮何德何能与哈工大抢学生,只有一个答案,一个在北京,一个在哈尔滨。
这种例子并不是个例,兰大、西北工大、吉大等西北、东北地区的传统名校录取分数的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,考生不愿意去那么远读书。而一线、二线城市,沿海发达城市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,如上海大学、苏州大学、深圳大学等分数却节节攀升。
分数不骗人,学校分高说明得到了学生、家长的认可。那么好的地理位置对一所高校到底有哪些优势?
二、地理位置好的优势所有的优势汇总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:在本地找工作方便
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影响范围,除了清北复交这种名震全国的,其他普通高校都有自己的“地盘”,比如武汉大学的毕业生来广州找工作,那他一定拼不过本地中山大学的毕业生;再比如东北企业肯定认可吉大的学生,但要去四川找工作的话,吉大毕业生肯定拼不过川大的学生,这就是高校的“势力范围”:出了本地,可能别的地方企业就不太认可你;
这种差距从何而来?
1、找工作有不小的比例是靠实习的,大四在一家企业实习时表现的好,人家就直接留下你了,不用再走投简历,笔试面试这一套流程了。越好的企业,通过实习留下的毕业生往往比校招招来的还多。而在实习方面,本地学校有着先天的优势,本地学生找个实习晚上能回学校住,学校有事也随时可以回去,外地学生过来实习则只能租房住,学校有事飞回去?显然不太现实,太折腾了。
2、本地学生有着更多的校友资源。这一点也很好理解,本地企业里大部分都是本地学校的学生,你的面试官也许就是中山大学的学长,那他自然要照顾同门师弟,以后工作上也好互相照应。如果两个条件类似的应聘者,一个武大一个中大,大多数人都会要中大的这个。
我们读大学,说白了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。好工作哪里有?
答:经济发达的好城市工资明显更高。
那如何在好城市找到工作?
答:去好城市当地读大学。
再举个例子:深圳大学是一所双非院校,论实力、论底蕴都没什么底气,但近年来深大的录取分数已超过部分211.仅仅因为深大守着深圳,深圳本地名校太少,深大毕业生的就业特别好。
读书与就业是不可分割的,就业上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红利。
另外还有一点更深刻的社会问题,就是国内的阶级固化正在逐步加重,发达城市有好的企业,能开更高的工资,自然能吸引国内最好的人才,当地的大学也能吸引更好的生源,学校也越办越好,人才为城市发展又做出贡献,城市经济越来越好,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环。而经济不好的城市,学生都往外面大城市考,能留在大城市就不想回家,哪怕门口就守着名校也要往外考出去,因为本地企业待遇不好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,人才越来越少,企业也越来越不行。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